Category: Inspiration

把蘇格蘭高地的秋天送給你 – 深度探索Pitlochry

2021年的五月,我們從姆媽家跳上火車,一路北上往高地前進。那時我並不知道山姆口袋裡藏著由小樹幹偽裝而成的戒指盒。

在抵達目的地前,火車穿過某站蘇格蘭小鎮,我們異口同聲望著窗景大喊好美,「下次要在這裡下車!」

那座小鎮名為Pitlochry。南方腔唸起來很輕快,但更喜歡驗票員溫潤的蘇格蘭口音,讓造訪前的印象已是真切可愛。

𓂃𓂃𓂃

時間快轉至2023年的秋天,此刻的我們正邁向棉婚!(婚禮被簡短的濃縮成這篇

今年螢幕外的生活是辛苦的。兩個月內歷經兩位親人離世、身體上的大小狀況,與在異地買房所承受的壓力(為人生至今的大魔王)。

也因此,在安排難得的出走時,我們腦海閃過擦肩的那座寧靜的小鎮。拉力之一,除了是高地獨有的靜謐地景之外,也是多虧近幾年,對自我根源追溯備感好奇的姆爸媽,牽起我們與這座陌生的小鎮的緣分!

是呀,山姆的姓氏Clunie便是來自Pitlochry這座小鎮。 一下火車,標示上頻繁出現這個名字,無比親切。想起他從小在倫敦曾被老師念成Curry (每聽到一次都會笑一次)、或是名字總被拼錯的窘境,在這裡絕對不成問題。

𓂃𓂃𓂃

不幸的,到達的第一天便遇到當地的暴風警報。阿姨說上一次收到同等級的預報是20幾年了,一邊把沙包們往店門口裡堆疊。

也因此,頭幾天的天氣是標準的蘇格蘭陰鬱,灰濛又霧雨。但這何嘗不是種心境上的學習,也是我專屬英國秋冬的記憶。

住宿選在離市區步行距離內的小山坡上。每每出門,總會從山坡上的微高處往下望,望見那對岸的山、地景與秋色。如果對環境夠敏銳,會發現大自然著色的漸進過程,同片風景,每天都長得不一樣。

我腳踩著滿地金黃又暈紅的落葉叢,背景響著教堂鐘聲,步伐間彷彿回到留學時光的輕盈。

𓂃𓂃𓂃

在Clunie Path踩著泥濘看彩虹

喜愛山林的孩子們都懂,擁抱山林便是對自然的臣服練習。只要天氣還在安全的範圍,沿途風景可晴可陰、可颳風可下雨。

只要套上一件擋風遮雨又保暖的外套、一雙抓地力強又全然防水的登山鞋、備妥針對路途所需的能量補給,與一位會提醒妳「走慢一些」的旅伴,便能安心上路!

尋著地標上的山姆名,我們穿過Iron Suspension Bridge,在橋的對岸Pitlochry Theatre停下腳步,跟櫃台的奶奶點了一杯熱伯爵茶,一邊望著大自然佈置的窗景發呆。(註:與走過的眾多英國小鎮一樣,即便小鎮中心不算大,藝廊與藝文空間仍是隨處可見。)

手心都暖活後,我們背起背包,往實際的健行路線前進。路途約3.5個小時,映入眼簾的從整片金色的蕨類森林、到壯闊的鐵杉森林。一度被雨淋到有點狼狽時,與牽著狗狗來散步的居民擦肩並互道聲早安,再一起抬頭共享那劃過半個天際的彩虹。

📍Clunie Path, 往返11.7 km

𓂃𓂃𓂃

秋色開滿的Loch Faskally和River Garry

回到上述的鐵橋。不管在橋的哪一方,只要順著湖面往西北面的方向走,便能沿著River Tummel 一路散著步,途經Loch Faskally,最後抵達River Garry.

文字無法描述那幾天納入眼簾的風景,故直接放上系列照片,把高地獨有的秋意傳送給你。

📍Loch Faskally Walk, 往返5 km

𓂃𓂃𓂃

誤闖靜謐清幽的Tay Forest

暴風雨過後,Pitlochry出了好幾天的暖陽,我們便選在其中幾天,預計從Pitlochry 小鎮中心一路走到附近知名景點Killiecrankie. 雖然可以坐公車,也可以沿著上述湖面小徑、順著路標走,但遊客中心的阿姨建議,愛走路不仿走遠路,從Tay Forest森林切入,能看見更多元的地景!

從小鎮中心進入森林的入口,隱藏在高爾夫球場裡。那也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美、最天然的高爾夫球場,旁邊緊鄰的放牧的羊群,讓風景顯得有些俏皮。若害怕迷路,球場旁有間小酒吧,接待的爺爺雖然操著英格蘭北方的口音,但擁有蘇格蘭人接地氣的親切。啟程時,看見窗內的爺爺與我們揮揮手,同時確保我們走在(不容易被球砸到)的小徑上。

Tay Forest 腹地廣大,中途有指標可前往Craigower(當地的山峰眺望風景),也可以一路走到Killiecrankie (我們的目的地),但沿路旅程實在美得令人屏息,每轉個彎的視野置換,喚起滿滿對自然的敬畏與兒時的童心。

我與山姆走走拍拍、腳程緩慢又愜意,恍然回神才發現時間不夠用,故決定中途回頭,才進而順利在天黑前走出森林、返回小鎮。

📍Tay Forest

𓂃𓂃𓂃

抵達Killiecrankie後的圓滿

旅程快邁向尾聲時,我們雙腳每日都隱隱的痠痛著。看著山姆很想去的景點Killiecrankie 仍未被實現(走了兩次都沒有到達),便立馬背起背包、拿著地圖,誓言就算找不到健行步道也要用其他方式抵達。

那天我們一樣是順著River Tummel走,一路穿過 The Enchanted forest 時,順著指標一路走著健行步道,若察覺河谷越來越蜿蜒,便代表目的地不遠了!

也是在途中理解過去幾天瘋狂迷路的原因。原來我們想去的地點非Killiecrankie這個小村莊,而是沿路通往該村莊的Pass of Killiecrankie. 若要使用Google 導航,可以鎖定Garry Bridge為終點。 (上述照片便是站在橋上取景)

此條路徑也無疑是本次旅行裡最喜歡的一條,超級推薦給有機會造訪Pitchlory的人們!

📍Pass of Killiecrankie

𓂃𓂃𓂃

此刻的我,已準備收拾心情,切換成開工的狀態!年末將至,對時間感的焦慮也隨之逼近,過往十幾天旅途所給予的提點,無非是在季節的流瀉裡,提醒自己隨時對自我能量保持關照。

謝謝閱讀,深秋小旅行就記錄到這裡,我們會再回來的!

交通資訊:火車 London st pancras – Pitchlory (直達6小時)

在英國南邊小村莊的山林裡,渡過那與世隔絕的72小時。

趁著新工作轉換的空擋,我們背上背包,一路往南走入山野,進行一場秋日隱居體驗。

讓這趟小出走更顯特別的,不僅是躺在筆記本裡兩年的願望清單被實現,而是內在專注於「數位排毒」的練習。

幾年前剛開始在這裡寫字時,意識到自己的社群螢幕時間有飆高的趨勢,那時意外認識了倡導斷線的Unplugged.  該品牌在倫敦以北與以南設有多間Digital detox cabins. 共通點除了地點隱密外,房型不供插座和網路,但附贈一隻Nokia、指南針、地圖、老式收音機、錄音帶、桌遊與主題明顯被精心設計過的書籍。

為了讓住客們以自己感到舒適的節奏去融入當下的環境,入住長度限定為四天三夜,還僅能在週間進行。也因為店家背後的善意,過往幾個月的焦頭爛額讓我延遲了體驗的時機。慶幸轉職給予的留白,與入住前收到新工作簽被核發的好消息,讓人安心的斷線去。

因為非常喜歡森林,這次選擇的木屋座落在私人隸屬的山林裡。還記得剛下火車、前往木屋的路上,司機一聽到我們要去’’Olive’’ (木屋的名字),便轉身微笑的說:「那你們喜歡羊嗎?」我們眼冒愛心的大力點頭。

一下車,果來迎面的是一整片平原與羊群。在入口閘門處,店家事先地準備好用來裝行李的小推車、生火用的小木材,與各種尺寸的雨鞋。快速整裝後,我們穿越羊群,順著沿路指標往山林裡走去。

推開門,木屋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設計。完全使用太陽能供電不算太新奇,但第一次遇上composting loo倒是覺得有趣!如廁後免沖水的設計,讓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去適應,但實驗證明,使用上一樣乾淨衛生更無異味;空間裡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那貼在床邊的巨幅窗景。挑高的設計,讓視野高度恰巧能穿透山林,十分讓人著迷。

除了羊群,可愛小劇場隨時都在大自然的窗台上演著:像是那固定咬著果實出場的小松鼠們、每次路過都充滿健走般喜感的雉雞、山姆口中長得好卡通版的小兔子、看不到本尊,但看得見腳印和便便痕跡的鹿群,與總是黃昏後才出沒的小狐狸,都全數被收納在床邊的窗景裡。

手機關機之外,這次的出走不具目的性。

木屋座落在一個我們沒有聽過,更不以觀光為主的小鎮上,故沒有踩點、探索周邊的壓力,讓人能很專注享受環境上的給予。

超市和酒吧為步行一到兩小時的距離,故行前,背包裡事先裝滿三天份的食材:迷你南瓜和地瓜兩顆、洋蔥一顆、幾條紅蘿蔔、一小袋台灣米、一包速成的日式炒麵、小包煙燻豆干、一盒綜合野菇、蔬菜湯與牛尾湯罐頭、牛肉末醬、鮪魚與靖魚罐頭、六顆蛋、四顆桃子,與一包能在爐火旁炭烤用的棉花糖。

旅行時不以效率式的填滿為期盼,讓時間走得比較和緩。無形也學會專注在時間的流動,而非流失。

每天起床,我都能察覺那前方的樹林,似乎又比昨天更金黃!在斷絕外在資訊的刺激後,日常感官似乎變得更靈敏。我甚至多次忘記,那靜靜躺在上鎖木盒裡的手機,和過往沒事就想「摸一下手機」的肌肉記憶,彷彿消失殆盡。

入住的第一晚,大概是認床的關係、抑或是即便手機關機,大腦仍滯留在待辦清單裡,導致整夜幾乎是清醒著。我聽見那劃破樹林的第一聲鳥鳴,如此清脆。讓失眠不是那麼令人焦慮的事情。

那幾天,我把我對「隨時記錄的依賴性」,轉換為片段的文字,讓寫字不再只是睡前的靜心儀式。每個心動都快速地被貼上一個小標籤,不急著去梳理,凌亂的筆記裡有秩序。

被我捕捉下的片段的有:

  • 從書架上拿起一本以「無所事事」為主題的書籍,讀到一段寫到心坎裡的句子,正想在頁面做個記號。當指緣滑到角落時,發現了上位讀者留下的摺痕,原來與陌生人共感是這麼浪漫。
  • 煮粥時,玻璃上的霧氣讓窗景變得像油畫般。望著窗外發呆的山姆突然大喊:「咦!妳看,這是前面一位住客留下的驚喜!」只見玻璃上浮現一張小小的自畫像,有夠可愛!  
  • BBC在晚間時段固定播放爵士電台。主持人念起了聽眾們捎來的訊息,每一則都好暖心。「我和太太此刻正在樹林裡的小木屋收聽著,謝謝你的選曲點亮了我們的夜晚。」身旁男子送出了這封簡訊。

轉眼也讀了兩本書、和山姆連玩了好幾個小時的遊戲、聊了彼此童年入住木屋的記憶;每天兩個人都要發一下呆、三餐都自己煮卻不膩(用鑄鐵鍋煮的白米飯特別好吃!)

原來夢想式的假期可以這麼安靜,可以不做什麼特別的事情。

天晴就看著光暈在床單上跳起的華爾滋,讓人目不轉睛;下雨時,落在木屋上的雨滴轉換為聽覺與視覺的立體聲。早餐熬一碗暖心又暖胃的清粥,午後穿上雨靴享受泥濘。

很慶幸求學時期的英國印象不在倫敦,讓我一直都記得城市以外的英國美的有多緩慢,尤其是秋天。

‘’Thank you for sharing a window of time with me.‘’ 某晚睡前枕邊人捎來這句,平實又浪漫。

題外話:

Digital detox的實踐,其實無需整裝行李,特別往島的哪一端前進。不過,在試著建立新的習慣前,不仿從移除大環境上的刺激著手,讓適應過程顯得相對不費力。

這趟體驗,讓為自己工作十幾年的山姆,第一次學會怎麼設定郵件自動回覆。

入住尾聲的早晨,我從信封袋裡取出能解鎖木盒的鑰匙。抱著猶豫的心情將手機取回。「因為取回的不是手機,是責任感,對嗎?」姆說,我會心點頭。

這趟體驗帶來的學習,除了是有意識的選擇攝取與消費資訊外,更是調整看待時間的定義。不把它視為「有限資源」或「貨幣」的概念去經營,美好的時光絕對值得荒廢。允許自己玩樂和什麼都不做的權利,才有本錢和健康的能量,在必要時,奮力追尋所謂的效率和生產力。

最後補充,每間木屋,都以曾入住過的狗狗名字來命名。在入住手冊裡,我們看到Olive果然長得好可愛!

A day in the life of London – 與1984年的倫敦擦肩。

上週五休假的午後,我們一如往常逛著某間已造訪多次的cancer research (英國知名連鎖慈善商店),在架上撞見這本好適合用來裝飾coffee table的攝影集 – A day in the ilfe of London.

隨意翻個幾頁後立馬決定收藏。結帳時,櫃檯的阿姨略帶嚴肅的問:「你們住倫敦?」

我們異口同聲並自信的回答:「對!西北邊。」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外國人臉孔,勾起了互動的契機。她進而含蓄地微笑說:「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好好享受!」

踏出店外,我忍不住猜想,如果今天只是短暫駐足這座城市,阿姨的反應會不會有所不同。


這不是一本拍給旅客看的城市寫真

聊起倫敦,身邊最常聽到的描述有:雨都、迷人的英國腔、笨鐘、皇室、午茶,與相對荒蕪的飲食文化。

住上了幾年,許多既定的觀感和想像早已被翻轉,像是其實倫敦的晴天比例不少,抬頭時常望見一片湛藍;城市之外,口音的置換常讓人感到驚奇又有趣,眾人所熟悉的英國腔,其實僅是英國南部腔;而比起皇室,同事們似乎對氣象更有興趣。

褪去了旅居時難免的浪漫,隨著時空輪轉,生活的視角漸漸被揉捏成相對真實的狀態。在對這座城市的種種喜歡裡,也混雜著一定比例的厭惡,大概是如此,我才漸漸從中看見家的樣子。

多年後,簡述起我的倫敦印象,跳出的關鍵字有:酒吧、階級制度、轉角超市、逛不完的免費博物館和藝廊,城市文化的多元繽紛,巧妙投影在地鐵的每節車廂。

鏡頭下的光明與陰影,收納著再平凡不過的倫敦日常

或許是如此,這本紀實攝影集所捕捉到的真實與不盡人意,才顯得如此迷人。

書籍內收錄的作品,全數攝於1984年的9月14號星期三。近百位攝影師接力,攜手捕捉下倫敦各角落的24小時。

查了歷史紀錄,那天倫敦的氣象是多雲,以致近300多幅的作品裡,看不太見雨具或路人在雨中行走等刻板場景。

故事從午夜12點起跑,順著指針時序前進。首篇由地鐵車廂內的清潔人員揭序,接棒給街上躺成一片相互取暖的遊民,我跟隨著百位市井小民的步伐,撇見那世代跨越階級的生活風景。

以下就節錄幾篇打進我心頭裡的攝影作品與文字敘述,其中不少景點都令人感到萬分熟悉,卻也因鏡頭後的故事串連起,我異地生活面向裡的點線面。


6:15 AM – MEAT OFF THE HOOF

” Meat porters have already been shouldering carcasses and dodging barrows for several hours at Smithfields whloe-sale meat market in the heart of London. There has been a meat market at Smithfields in some form or another since the twelfth century, when Thomas, a Becket’s clerk recorded a ”smooth field” where every Friday there is a celebrated rendezvous of fine horses to be sold, and in another quarter are placed vendibles of the peasant, swine with their deep flanks, and cows and oxen of immense bulk.

Since then the cobbles have run with blood, not all of it animal. During the sixteenth century Smithfields became the place of public executions; In 1558, more than 200 persons were burned at the stake for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

初次造訪該市場是幾個月前的事了,當時為了去吃倫敦小有名氣的餐廳st. John。記得我們穿越著佈滿休業店舖的長廊,意外撇見牆上具有歷史性的石磚,才驚覺原來自己竟踩在世紀知名的處決場。

「William Wallace (蘇格蘭獨立英雄)便在這裡被處決!」骨子裡流著蘇格蘭魂的山姆激動表示。

用處決的字眼描述不夠精準,確切來說是被 hanged, disemboweled, beheaded, and quartered.

嗯!倫敦的暗黑歷史要找機會來補修。


6:55 AM – TV BREAKFAST

” Pripan Singh arrives home from his job on the Heathrow Airport night shift in time to have breakfast with his sons, Gurginder and Ajip., before they leave for school. The Singhs, who came to Britain 16 years ago, live in Southall’s Golf links Estate where they, together with other Asian families living on the estate, are the target of continuous campaigns of racial harassment. their house has been stoned. When Pripan’s wife, Rashan, goes shopping, youths try to snatch her bags. Once, a bottle of urine was hurled through their front door. The two boys do not play outside because they are frightened of being attacked by the gangs of skinheads who prowl the estate. The family desperately wants to move. ”

記得幾個月前,身邊不少朋友討論起因疫情而在歐美延燒的仇華議題。以自己的倫敦生活經驗來說,未曾因持有一張亞洲臉孔而困擾,但也不諱言,意識形態背後的隱性歧視仍是存在著。

查了地圖,照片裡所拍攝的social housing離西倫敦的舊家不遠。而描述裡的Skinheads光頭黨,更是起源於英國1960年代的次文化代表!主體由工人階級的年輕人們組成,影響力遍及世界。

他們的外表普遍剃髮,穿著上熱愛窄管牛仔褲加一雙工靴或Dr Martens. 偏激的光頭黨更信奉種族優越主義,甚至崇拜希特勒。

無法想像光頭黨仍猖狂2021,置身倫敦的觀感將有多大的翻轉。


8:40 AM – FOOD FOR THOUGHT

” ‘Progressive Working Man’s Caterer’ reads the sign on the window of the Quality Chop House in Farrington Road and for 42 years owner/chef Eddy Enricho has been living up to the promise in the form of gargantuan breakfasts – as did his father before him. Eddy’s day begins long before the 6 am opening time when he arrives to prepare the pies and pastries. his first customers are night-shift workers and up-all-night revellers, followed by a succession of cloth cap working men, fleet Street reporters, city gents and, finally, young trendies attracted by the biggest breakfast in town – kippers, porridge, toast, bacon and eggs.”

讀到這裡,山姆大喊:The Quality Chop House! Have been wanting to take you there!

原來30多年後該餐廳不僅尚未歇業,更躺在男子的待訪清單之一。還以為他想帶我吃全倫敦份量最澎湃的早點,搜尋一下,才發現即使裝潢與照片99%相符,上桌的餐點已少了濃厚的庶民味,Google 旁更掛上了£££的符號。(下一秒,山姆已迫不及待預訂了本週日的午餐,在此也為男子的錢包提前哀悼。)

這也讓我想起,近幾年非常從山姆口中跑出的這個單字:gentrification.

The process whereby the character of a poor urban area is changed by wealthier people moving in, improving housing, and attracting new businesses, often displacing current inhabitants in the process.


10 AM – EEL PIE

” The staff – and customer – off eel and pie sellers M. Manze in Tower Bridge Road, Bermondsey, take time out before the lunchtime rush. Once as ubiquitous as McDonald’s, London’s eel and pie shops, with their menu of jellied eels, displayed live in the window to guarantee freshness, meat pies and green ”liquor” sauce, provided working classes with cheap dietary staples. now less than a handful remain, mostly family businesses like this one. ”

場景換到Tower bridge 附近的這間老牌Pie & Mash餐廳。同字面,馬鈴薯泥與派是源自十九世紀時傳統工人階級的飲食代表,而照片裡特別吸引我目光的,是那小招牌上寫著的Jellied eels.

雖然魚凍的照片看起來挺符合世人對英式料理的暗黑想像,卻也讓我想起某些年幼時期的晚餐記憶。肉凍一向是外省籍老兵退休下來的孟爺爺摯愛料理之一,即便賣相不佳,口感卻意外的清爽,十分適合悶熱的台北盛夏。

翻頁前,山姆說這種菜單專賣派與薯泥的小餐廳越來越少了,有機會經過一定要帶我嚐嚐!


10:05 AM – AM P.BLACKMAN

好幾年前還在唸書時,提起東倫敦會首先浮現Bricklane. 當時以旅客的身份穿梭在那些新舊混雜的建築與店舖間,乍看環境不僅相對髒亂,空氣裡更混著些許尿騷味和大麻味,與典型的英倫印象相差甚遠。

直到住上了幾年,隨著造訪該區的頻率增加,才漸漸懂得用更寬廣的視角,體現東倫敦所散發出的獨特 – 那既嬉皮、復古又前衛的生命力,更讓人體現次文化移民的喧鬧和張力。

(補充:後來也漸漸觀察到大麻味是蠻普遍的倫敦印象,與區域性無關。)

而照片左側的這間鞋店,則是眾人皆知,在英國買馬丁靴最便宜的獨立小店鋪!

這間1935年開業的小鞋店,座落於Bricklane相對安靜的巷弄內。對比起照片,多年後店舖門面已被改頭換面相,內裏陳設卻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質樸散亂,多次以為自己誤闖了百貨公司的倉庫。

店內沒有精巧設計過的採光、沒有舒適柔軟的長凳,層層貨架擺設著店內供應的鞋款,看對眼就坐在矮凳上試穿,過程再跟老闆聊上幾句,對價錢開心就結帳的豪爽式消費。

在那裡我購入人生唯一一雙馬丁短靴,陪我走過倫敦的四季街景。

焦點轉換到照片右側的爺爺:

” Fred Collins’ hardware store in Earlham Streer. Founded almost a century and a half ago by a member of the Collins family, its daunting interior is a chaos of ancient and overflowing stock, stacked it would appear, at random. After 56 years behind the counter, however, Fred Collins knows precisely where to find each item.”

當時一邊讀著,腦海立馬想起台灣的五金行。上次帶山姆回家時,他更嚷嚷著那些老店充斥著一種難以描述的魅力,什麼都賣的Hardware store更是他最愛逛的店舖類型之一。

而鏡頭裡沒觸及到的,是在該照片被拍攝的幾年前,店舖所座落於Covent Garden柯芬園,正經歷被政府列入都更收購的命運。主角Fred Collin 爺爺,更身為社區委員會一員為區域賣命。

Google 搜尋起店舖資訊,更能看見不同時期,爺爺站在店門口意外被捕捉下的可愛身影!

「勢必是反抗成功了吧!」我私心這麼想著,但最近一次的照片仍停在1980年左右的倫敦。順著好奇心的尾巴,才發現在2000年初期,即便店舖創始的石磚小招牌還掛著,門市已被一間經營古著的二手店取代。

為了紀念,該店自創的品牌支線更命名為Fred Collins,覺得是份好可愛又暖活的心意。

覺得倫敦許多獨立小店之所以迷人,除了店舖所營造出的氛圍外,是那緊密與歷史串連著的故事性,更讓人感到愛不釋手。


10:30 AM – TOWERS OF POWER

”Battersea Power Station is a decommissioned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locat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River Thames ” – Wikipedia.

這座已荒廢的發電廠建於1941年,直到1983年(照片拍攝的前一年)被終止營運。至今,該區域早已被新建社區與高級公寓所填滿,與工業味濃厚的發電廠形成偌大的對比。

不過令人期待的是,該區域正進行全面的住商整合,幾週前造訪時的風景,已與兩三年前的荒涼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值得補充的是,從Battersea Park順著Albert Bridge沿路過河,便直達全倫敦消費最貴的區域之一:Chelsea.

短短幾分鐘也能輕鬆撇見階級風景的置換,是倫敦日常裡很有趣的觀察之一。

Albert Bridge 也是我心中倫敦最美的一座橋,照片攝於幾週前的週末散步。

13:50 PM – MARKET DAY

”Stallholders on Camden Market look resigned to rather miserable mid-week takings. A maze of shops, barrows and stalls, the market, situated behind a lock on the Regent’s canal, has overtaken Portobello Road as trendy London’s favourite scavenging ground. ”

這是一張讓人瞬間感到時空混亂的照片。如果此刻讀著文章的你也住在倫敦,大概也會覺得:

1. 鏡頭裡人物的穿著,與週末一起逛著市集的路人風格不是太違和?

2. 架上成列的服飾風格,仍為現今二手市集的風格主流。

在尋寶的過程裡,不僅70-80年代的老衣隨處可見,更能輕鬆找到一些超過百年衣齡的古董物件。其普遍的程度,讓人不得不敬佩起這座國度對惜物、對文化念舊的體現,進而讓不同世代能因此擦肩、交錯與共鳴。

二手市集絕對是我認識這座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生活在倫敦,很珍貴的樂趣來源。


18:00 PM – ROUND THE CLOCK SERVICE

” The Last Lamp Lighter: Mr Bullard on his rounds lighting the way for the law clerks, barristers and judges of the Middle Temple. An employee of North Thames Gas, Mr Bullard is a gaslamp lighter – the last lamp lighter in London. His hours are totally flexible, ranging from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o late in the evening, depending upon when the sun sets. He likes his job even though, as he admits, it is a very solitary trade. ”

讀到這裡,我想到每次走在已入夜的倫敦街頭,山姆常常會抬頭不經意地說:「妳看,這盞街燈仍是傳統的gas lamp,是由人工點亮的噢!」

當下感到一陣不可思議,更覺得自己彷彿離上個世紀的倫敦,似乎沒有那麼遠。

讀到2015年出版的某篇報導裡提及” 1,500 gas-powered lights, some up to 200 years old, continue to burn brightly in the capital, maintained by a five-man team. ” – Light brigade: carrying the torch for London’s last gas street lamps. (The Guardian)

談起對lamp lighter的印象,不能不提在英國家喻戶曉的音樂劇Mary Poppins. 該作品雖由迪士尼製作,故事卻以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為基底。男主角的職業,便是每晚點亮整座城市的煤燈工人。


22:30 PM – PARTY TIME

” The Proms – Polish conductor Andrzej Panufnik conducts his own Sinfonia Votiva, a highly emotive work he composed in 1980 during the summer in which martial law was proclaimed in Poland. ”

轉眼鐘擺走到近正午十二點,映入我眼簾的,有酒醉鬧事的青少年、倒在路邊醉得不醒人事的街友、兒童不宜的限制級歌舞廳,到高級飯店裡仍演奏著的爵士樂隊。

我特別挑了這張最跨越階級的結尾 – The Prom.

The proms – ”Promenade concerts’Proms’ is short for Promenade concerts – informal and inexpensive concerts with an opportunity for Promenaders (‘Prommers’) to stand and listen. ” – (BBC)

這份傳統一年一次於盛夏展開,地點在面對著Hyde Park的The Royal Albert Hall,搭配BBC實況轉播,轉眼就這樣延續了150年!

今年多虧了山姆的貼心,我順勢享受了幾場聲光饗宴。場地乍看豪華,但站票卻划算到台幣兩三百塊便能入場。


後記:謝謝陪我順著鐘擺走一圈的你!

其實在國外生活越久,內在無疑是個失根的過程。不僅對故鄉的黏著度隨著時間軸銳減、曾經再熟悉環境也能轉眼變的疏遠,思考起異地生根的可能性,更包裹著層層的不安與遲疑。

透過這些作品的視角,我輕鬆跳脫日常專注在「舒適度」來觀看自己生活在他方的樣子。理解那絢爛華麗的背後,這座城市的平凡與包袱。那些每天與我擦肩而過的千萬張臉孔,也瞬間被賦予了許多待探索的故事性。

這大概是我認為紀實攝影最迷人之處。

翻轉衣櫥 Chapter II – 那些服飾標籤上沒說的事。

趁著這週是Fashion revolution week. 我總算誠實面對自己的拖延症,把散亂在記事本裡的筆記一口氣整理完成!

回顧起這系列文章的寫作動機,很大的比例是想透過搜集資料的過程,來實踐自我教育的目的,更藉此機會觀察與檢視自己的購物型態,和消化現階段的學習筆記。

註:翻轉衣櫥首篇這裡讀 — 在檢視消費模式前,先談談穿著意識的養成。

Decoding the buzzword 

應該不難察覺,近幾年服飾品牌圈裡充斥著的greenwashing風潮,只能透過更有意識的消費來擦亮眼睛。

剛來英國時,我從不特別覺得自己是快時尚的倡導者。人生只買過一次H&M,衣櫃裡的zara不超過三件。這幾年在倫敦生活的日子裡,最愛的品牌風格則非常極簡,系列衣著總衍生出一種跳脫季節和潮流的雋永感。天真如我,仗著標籤上的價格比較貴、品牌文宣充斥著大量的recycled materials & organic cotton,以為這樣的消費,已是相對負責任的選擇。

2013年的那個冬天,我在英國某時尚龍頭網站購入這件(至今都還很喜歡的)毛衣。後來回顧那年發生的孟加拉薩瓦大樓事故,才意識到標籤的背後不只是一台台冰冷的生產機器。

直到某天,穿著新買的有機棉洋裝的我,發現被雨滴沾濕的衣領間竟冒出大量點狀粉末,不僅無法用清水洗乾淨,過程更散發著刺鼻的味道。

那是我第一次對標籤外的故事產生疑慮。困惑之餘,我聯絡了品牌客服,進而詢問起品牌生產的工廠和洋裝染製的過程。

或許不少人讀到這裡,會覺得:「天呀!對方真的會理妳嗎?」的確如此。我的愛牌端出制式性的回覆,表示免費退換貨都不是問題,句尾不忘補充 ”In 2020, 76% of the materials in our collection were sustainably sourced. We’ve already exceeded that in 2021. ”

但這兩行,早已出現在他們寄出的每一封品牌email裏,不足以填滿我雪球般滾大的求知慾。再者,既然是sustainably sourced,我卻無法在網頁上找到raw materials的確切產地、生產工廠。(想進而查詢工廠是否擁有認證標章,好確保勞工是在被支付合理的薪資、完善的營運環境下工作。)

找得到的,是品牌對於sustainably sourced的補充定義:

後來才意識到,在邁向意識消費的這條路上,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不少對環境友善的品牌在面臨相似問題時,總能更輕鬆和透明的應對。

這些資訊,本是消費者有權利義務得知的購買前提。那次經驗後,我才正視到自己無疑的陷入了greenwashing的陷阱裡。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ustainably sourced, ethically produced, eco-conscious.., 下次逛到類似標語時,請睜大眼睛地毯式的搜索,看在該網站能不能找到更細節的補充資訊,來支撐這些鏗鏘有力的品牌statement。

如果跟我一樣需要客服的額外補充,請務必適時提醒自己,是時候遲疑這些標語的正當性!

💡Always question the brand’s credentials before investing.


So what does sustainable fashion actually mean

在瀏覽過數十種對於永續時尚的定義後,以下是我認為最完善的解釋:

More sustainable fashion can be defined as clothing, shoes, and accessories that are manufactured, marketed, and used in the most sustainable manner possible,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aspects.

In practice, this implies continuous work to improve all stages of the product’s life cycle, from design,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manufacturing, transport, storage, marketing and final sale, to use, reuse, repair, remake and recycling of the product and its components.

From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the aim should be to minimise any undesirabl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the product’s life cycle by:

(a) ensuring efficient and carefu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water, energy, land, soil, animals, plants, biodiversity, ecosystems, etc);(b) select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wind, solar, etc) at every stage, and (c) maximising repair, remake, reuse, and recycling of the product and its components.

From a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 all stakeholders should work to improve present working conditions for workers on the field, in the factories, transportation chain, and stores, by aligning with good ethics, best pract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des of conduct.

In addition, fashion companies should contribute to encourage mor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atterns, caring and washing practices, and overall attitudes to fashion.

Dr. Brismar, Green Strategy.

末端裡提到的consumption patterns是我覺得這個註解中,很貼心卻關鍵的補充。

💡This is exactly why fast fashion will never be sustainable.

即便不少快時尚品牌都擁有各自conscious系列,或廣泛的使用回收與有機材料,但這些行銷陷阱,都無法彌補最本質的問題:兩週上一次新品,與鼓吹消費和快速汰換的時尚態度。


How to build my sustainable wardrobe

對vegan同事C來說,永續衣櫥的基礎,是斷絕任何皮革和動物類製品;對M而言,永續衣櫥是只購買公平交易,或持有標章認證的物件,好確保供應鏈的過程裏,環境與勞力皆不受到剝削。小附註:英國較常見的標章,有 GRS (Global Recycle Standard) & GOTS (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

J的標準,則是全力支持在地手工生產的設計小店,從fabric sourcing、製作產地、到商品訂價的資訊相對更透明,利潤更能直接回流到maker手裏,讓他買的安心!

大家的消費原則,都各自觸碰了不少上述永續時尚定義裡很關鍵的領域,更讓我思考起,該如何建立起最適宜自己的篩選評鑑。

對我而言,永續衣櫥的定義不該是非黑即白。即便坦言,在自我教育的旅程中,我的確閃過「從今以後要罷免xx品牌」、「想把衣櫃裡已經有的單品,全數替換成更好的選擇」的念頭。

但大量捐贈舊衣再變相花錢,說穿了只是把消費慾望刻意美化的虛偽,更是超級違背降低consumption的原則。畢竟不要忘記了- 最環保的選擇,永遠是那些已經睡在衣櫃裡的集合!跳脫材質和品牌,只要舊衣持續地被愛護、保存和著用,便是把碳足跡降到最低、對環境最友善的穿衣方式。

後來撞見曾經摯愛過的品牌,當然還是會對衣著的外型與風格心動。只不過,我已鮮少踏入門市消費,而是選擇購買睡在他人衣櫃裡的preloved. 照片裡是以原價5折購入的preloved西裝外套。

也因此,每當意外被朋友稱讚起今天的搭配時,我總會得意的說:「褲子的衣齡有五年呦!外套有7年。」會持續的愛用下去。即便過去購入那些衣物的當下,許多都只是一個紓解壓力、純粹被剪裁吸引的盲目選擇,但卻清楚理解,原來未來每個「決定購買新衣的念頭」,在意識消費的路上是如此的關鍵。


在談起我理想衣櫥的標準時,得先好好補充這陣子每個恍然大悟的學習:

1. Natural fabrics are not necessarily better than synthetics

如果讀過第一篇 – 翻轉衣櫥chapter 1,大概知道我從小便是天然材質的擁護者。聚酯纖維、尼龍等人造纖維,鮮少出現在衣服標籤上。

撇開生產鏈,如果以full lifecycle of the product角度來看,從購入衣物的那一刻起,人造纖維產生的後續環境衝擊實在不容小覷。(歡迎大家搜尋「微塑膠纖維」,延伸學習洗滌人造纖維衣物時對海洋的衝擊。)

棉花與其他天然纖維之所以佔上風,則是在清洗過程裡的微纖維,能在海水、湖水和公共汙水處理廠中迅速分解,故對環境相對友善。然而生產過程呢?

‘I feel like we understand what plastic does to the Earth but I had no idea what cotton was capable of’

Stacey Dooley

farming過程所需的農藥量與大量水源,讓棉花成為了環境殺手。也因此,挑選純棉衣物時,只認名100% organic cotton 是為自己設立的第一道門檻!

反之,生產synthetic fibres對環境的迫害不勝枚舉(最眾所皆知的,大概是過程裡所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但生產所需的水份遠比棉花少,更能夠運用recycled plastic來製作,是這陣子我才理解到的學習。

也因此,材質天然與否,原來遠不及how it is produced來得更重要!

💡Leaning towards natural fabrics or synthetics that are produced more responsibly is the key.

春夏除了有機棉、有機亞麻之外,recycled polyester 材質也成為了我此刻相對安心的選擇!

再來是羊毛。在做功課的過程中,我驚訝的發現純羊毛製品原來沒有想像中那麼的友善。很大的主因是源自於「羊毛的可追溯性」、與「動物福利」,兩者缺一不可。

在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前,我誤以為羊毛產業是cruelty free,認知到事實後,下定決心日後購買羊毛製品前,一定要先看到RWS標章才安心。

2. Transparency does not equal sustainability


談起意識消費的轉捩點,不能不提半年前,我意外發現自己固定購買的幾間服裝品牌,竟隸屬在H&M集團之下。

那些品牌的定位都擁有北歐一慣的極簡和清爽,衣服布料摸起來都是能陪妳走過好幾年的紮實。但集團式的經營,立即把我的美好想像拉回現實。

忍不住思考起,如果H牌曾被指控過為血汗工廠,那它旗下的A牌,又是憑藉在什麼樣的利基點上,把自己定位在”sustainable” 的目錄下?

慶幸的是,該集團在眾多快時尚品牌裡,擁有相對較高的資訊transparency!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好奇寶寶,可以花時間探索看看他們每年的永續報告。不諱言,這樣的透明度非常值得嘉許!但我還是找不到,A牌之所以比其他姐妹牌更友善的確切原因。

直到意外接觸到Good on you這個網站,我的疑惑才正式獲得了解答。

Good on you (簡稱GOY) 是我這半年最常瀏覽的網站/APP之一!該團隊針對各大時尚品牌,進行全方位的友善評比,目的是讓消費者都能夠做出更informed的購物選擇。

How ethical is ___?

不仿挑選一個你也熱愛的品牌,在Google上搜尋看看,跳出的第一個搜尋結果通常都是GOY的評鑑分析。

回到H集團的評比。把我打醒的,是GOY網站裡特別針對勞工評鑑的這一段:Almost none of H&M’s supply chain is certified by labour standards which ensure worker health and safety, living wages, or other labour rights.

我順勢把該集團旗下的所有品牌都搜了一輪,果然都獲得一制性的評比。證實了集團式的經營,在策略本質上的劣根性。如何看穿精巧的品牌定位,與用行銷話術去包裝大同小異的生產鏈,則是消費者自我教育的價值所在,也再度提醒自己務必培養greenwashing的辨識能力。

事後,我忍不住發了一封信給A牌的客服,詢問生產該品牌的工廠們,與H集團其他品牌的配合工廠的差異在哪裡。

其實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都不是抱持著要抵制舊愛為首要目標,而是希望能拉著他們跟消費者一起成長、更誠實面對問題的所在,一起改變產業生態。

3. Vegan leather is not necessarily better than leather

徂小就很喜歡皮革的厚實溫潤,但大概從兩年前起,我試著戒掉購買皮革的習慣。起初只是純粹被vegan同事所影響,後期漸漸接觸了不少素食皮革為替代選項。

然而,素食皮革的製作過程,就一定是相對友善的嗎?撇開部分素食皮革使用天然材料(e.g.蘋果皮或蘑菇)或回收塑膠製成,大多數的合成皮革皆為PVC組成。

日常努力減塑,卻為了避免真皮而購買塑膠製品,足夠讓我感到矛盾了!碰巧發現新買matt & nat 使用還不到一年,已被明顯的磨損,商品的生命週期遠不及皮革的耐用。進而察覺這樣的消費型態可能不適合自己。

反之,真皮製品最讓人感到爭議的,莫過於動物福利,以及皮革的染製過程。

The most common method is chrome tanning and requires the hide to be placed in a chromium salt bath—which is highly toxic. When the remaining toxic water is disposed of, it can wreak havoc on aquatic ecosystems and even negatively impact human health. A better nontoxic option is vegetable tanning, an ancient practice that uses naturally derived plant chemicals to purify the hide; however, this is less common since it’s more expensive and requires special skill sets.

Leah Thomas, the good trade.

Real leather vs Vegan leather 無疑是個超級複雜的選擇題。以我的貼身經歷而言,我會更傾向購買前者,但賦予自己更嚴謹的消費原則。


呼!最後,以我心中理想的永續衣櫥來結尾:

左側為這兩年購入的第一只皮革包,來自被保存的超級好的prevolved!右側為在古董市集遇見的純羊毛短外套。
  1. 80% 由preloved組成

這陣子,我成功出售了20幾件穿不太到的二手衣,並也從陌生人衣櫃裡,找到兩件衣況極新、剪裁讓人愛不釋手的春裝。購買preloved 讓人從上述種種前提裡喘口氣,能盡情地把心思專注在物件本身,不僅相對省錢,更無疑是最環保的購物方式。

  1. 保留20%的空間買新衣

每當那些想要購買新衣的瞬間,我會盡可能購買upcycle與recycled材質,其次是絕對支持organic!由於在購物前,資訊透明度成了關鍵考量之一,讓對環境友善、生產鏈透明的服飾品牌成為首選。這陣子更間接探索了許多made to order的選項,發現手工訂製服飾不僅不奢侈,更是有意識的選擇。

  1. 配件

我選擇給予自己擁抱皮革的彈性,但只購買能詳列皮革產地與來源、全程使用植物染色的品牌。(即便如此,這兩年購入的第一只皮革包則為preloved!)

最後補充我這陣子流連忘返的相關網站們:

Good on you, Fashion Revolution, GOTS


後記:

謝謝一路讀到這裡的每雙眼睛。這篇在書寫的過程中,坦言心境上不是太輕盈,畢竟在學習過程裡,很自然的放大自己的無知,理解得越多,越察覺到大環境裡體制的缺失,越感到焦慮。

在文末,想給予自己(和也想和我一起踏上自我教育旅程的人們)一些些溫柔,為那個想變的更好的消費意識而喝彩,一起努力。

翻轉衣櫥 Chapter I – 在檢視消費模式前,先談談穿著意識的養成。

雖然對物件的持有、衣著的選擇,都無法完整定義我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每個被賦予能力的當下,我想做出更光亮的選擇,好期盼自己能成為一個更有意識的消費者。

秉持著如此的初衷,在這裡分享我默默進行一陣子的翻轉衣櫥小旅程。

這個系列將紀錄著我漸進式的學習和消化,以正式選擇的重要性為前提,進而尋找出最貼近自己、不勉強的生活型態為目標。

這篇是翻轉衣櫥分享的第一篇,以透過了解自己的穿衣哲學和心理狀態開場。


與生命裡持有的各種物件一樣,衣著也只是一種標籤自我的方式。之所以特別選擇衣櫥這個區塊來討論,只因為它在我生命中表層的自我實現,佔據著一定的重量。

談起穿著意識的養成,大概要從小時候開始說起!

記憶以來,第一次擁有「想好好打扮自己」的心情,大概是五、六歲時。記得有幾張照片裡的我,穿著那時最愛的連身牛仔褲,內搭白色的削肩上衣,前額掛著可以翻轉鏡片的檸檬黃太陽眼鏡。

受媽媽的消費哲學影響,從小被教導衣服一定要過季買,光打折是不夠的,5折以下才值得入手。(孟爸的哲學則完全相反!)

聽起來好像過於精打細算,但背後的精神是不要被季節和潮流推著走。

談起消費不能不提主婦的精準。比起衣服的價格,媽媽最先注意的其實是材質標籤。原則是春夏只買純棉和亞麻,冬裝一定是100%純羊毛,各種化學人造纖維的材料要避免。

即便媽媽極少購物,我腦海裡也能清楚勾勒出幾次我們一起逛街的記憶。面對著眼前櫃檯上堆成小山丘的衣物,她一邊結帳一邊說:「這些衣服夠妳穿很久很久,每一件材質都非常好。要好好愛惜喔!」

或許是這樣的惜物和適度的挑惕,讓30多年後她的衣櫥裡,每一件都是雋永款。


至於風格的漸進養成,則到大學時期,才清楚開始意識到自己原來擁有著那麼多選擇的能力。

每個階段裡,穿衣風格的自然置換,都是在探索不同標籤的過程中,好找到與當下內裡最相襯的頻率。

過去總有一些瞬間,心裏會突然浮現:「咦!我好像也想嘗試看看那樣的風格!」的聲音。回顧起此刻台灣家裡衣櫃的風景,某種程度上呼應著每個當下的雜亂和不確定性,有時候會忍不住納悶:「我怎麼會被這樣的衣著所吸引呀?」。

二十階段時曾經迷戀過日本品牌、到滿街都是的韓國代購,更是會邀約身邊朋友一起在淘寶集貨。

風格分水嶺是在降落英國之後,隨著環境開始大量接觸古著和二手。至於歐美快時尚品牌,則是在碩士時期,每個因課業壓力而焦頭爛額的instant gratification. 那些點擊幾下便能宅配到府的愉悅,回顧起來是「無意識消費」的代表階段。


算一算是這兩年購入的第一件春裝外套!來自先前在Copenhagen出差時,驚喜發掘的獨立小店。

或許是隨著收入增長的治裝預算,三十歲過後,才很自然的意識到,眼前消費習性與過往的差距。

對我來說,這樣的自我檢視來得非常是時候!畢竟過往看到標價會擺回架上的物品,現在彷彿眨個眼就能入手了,不痛不癢。如果沒有好好的側面自我觀察,一昧順著舒適感走下去,無形變得揮霍也能理直氣壯。

以購衣的頻率來說,相較身邊一些物慾極低的朋友,我大概算不及格的。慶幸在幫舊愛找新家的日子裡,精簡衣櫥有成。

回顧這兩個月順利被rehomed的有:一件冬大衣、一件西裝褲、五件毛衣、一件襯衫裙、一件牛仔外套、一件亞麻吊帶褲、一件亞麻背心裙、一件羊毛背心、一只迷你牛皮小包。

在與每位買家的溝通過程裡,除了清楚標示衣齡、材質和產地外,我也很喜歡額外補充一些衣物背後的故事。可能是購買該商品的場所、當下的心情,或是我曾經喜歡的搭配方式。互動裡能感受到大家都是惜物的人。

穿不到的,都出售的差不多了。此刻的我,能清楚地列出衣櫥裡保留下來的每一件物品。絕大多數的衣物都擁有5年以上的衣齡,陪我走過台北倫敦的奔波。


至於風格本身,即便擁有幾件修身的洋裝,給那些也想溫柔婉約的日子;但365天最常見的衣著是寬鬆或直筒的高腰褲裝(遇到褲管拖地款卻會讓人強迫症發作),搭配oversized的襯衫洋裝或針織毛衣,簡簡單單。

談起顏色的集合,從基本的黑白米,到帶有透明度的檸檬黃、嬰兒藍,稍微飽和的芥末綠、葡萄柚橘都不成問題。這半年更被山姆影響,開始體驗earthy colours的魅力!

沒有公主病,但觀察自己才發現,淺意識對充滿份量感的衣袖無法抗拒。

談起襯衫,與材質和剪裁並駕齊驅的,是領口的設計,最讓我傾心的是海軍領和彼得潘領。

雖然偏好簡單舒適的穿衣風格,但擁有的素色t-shirt和牛仔褲加起來不超過10件的樣子。前陣子從男友手中接收幾件他穿不下的工裝外套,也讓我體驗中性衣著的美好。


衣櫃的風格就跟生活形態一樣,實在難以用單一標籤去簡化,如同生活的本質,本該適度凌亂。而日常能在這樣適度的失序裡裡找出一些節奏,是我覺得在著裝打扮時,很值得持續探索的樂趣。

也因此,意識到自己很享受著適度的多元(但卻不是一位maximalist),提到翻轉衣櫥的旅程,極簡穿衣並非是浮現腦海的目標之一。

但更想努力的,是在調整購物頻率外,把每次消費轉換為更有意識的選擇。

比起單純專注在買得更好、穿得更久的投資概念,不如試著把衣物看成是自我意識的衍生,自然而然會對標籤之外的故事產生好奇,進而探索每個環節之間的連結性。

這篇是翻轉衣櫥分享的第一篇,以透過了解自己的穿衣哲學和心理狀態開頭。

下一篇的紀錄,會專注在這陣子做功課時的筆記。在這個道德消費的時代裡,努力邁向意識消費者的路上,那些我期許自己在購衣前該理解的事。

謝謝閱讀到這裡的每雙眼睛。

You get what you repeat – Lockdown期間,我讀Atomic Habits.

2020的主軸是成長 — 多虧了環境給予的能量,讓我們得以從慣性地運轉裡抽身,也因如此,當世界都安靜下來後便意識到,此刻能輕輕引領妳前進的只有自己了。長那麼大第一次能理直氣壯的說:鏡子裡的人,是我生命裡最大的priority.

搭配著時而強壯時而鬆散的意志力,過去幾個月被放在床頭的書總算是讀完了!這篇是過去四個月讀著Atomic Habits的閱讀心得,來談談習慣的建立和修正,以及自我意識的形塑。

閱讀的動機

在家上班的日子,書桌到床只有三步的距離,踏出家門不是運動就是在買菜的路上,在缺乏外界干擾和驚喜的環境下,我的日常在習慣裡無限循環。

習慣之所以重要,不只因它形塑了我們的每分每秒,更因為它是每件事之所以能被成就的原點。想想多少行為的第一次是源自看似不經意的決定,而當這些決定一再被重複時,便足以一路延伸到好遠好遠的海平面那端。

‘’You get what you repeat.’’

James Clear

最初便是抱著「想把習慣變成是有意識的選擇」的心態下翻開這本書,期盼這樣的修正能自然的讓生活更透出光亮。

切入重點

每個行為的產生,都源自想解決問題的慾望,而習慣的養成能被切割為四個階段的無限循環:Cue — Craving — Response — Reward.

Cue & Craving 為 Problem Phrase,像是口渴時會產生補充水分的慾望;Response & Reward為Solution phrase. 前者為因慾望而驅使的行為(也就是習慣的本身),後者則是完成後的心理生理上感到的獎賞。

The Four Laws of Behaviour Change

根據上述原理,Four Laws of Behaviour Change為貫穿整本書的關鍵framework,是建立好習慣與破除壞習慣的重點原則。

How to create a good Habit:

  1. Make it obvious (Cue) 
  2. Make it attractive (Craving) 
  3. Make it easy  (Response)
  4. Make it satisfying  (Reward)

除此之外,被我畫好幾次重點的是Habit Stacking.

The quickest way to build a new habit into your life is to stack it on top of a current habit.

‘’You probably have very strong habits and connections that you take for granted each day. For example, your brain is probably very efficient at remembering to take a shower each morning or to brew your morning cup of coffee or to open the blinds when the sun rises … or thousands of other daily habits.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strong connections to build new habits.’’

James Clear

過去四個月也默默運用著這個小技巧,順利把新的習慣帶入日常裡,以下是例子之一:

由於理解自己對「紀錄」和「規劃與追蹤」的慣性只在特定情緒狀態下發生,Bullet Journal對我而言僅等於一小頁的Mood tracker,固定為每天的心情畫上顏色。這個習慣之所以能持續,僅因它過程花不到兩秒,卻能在睡前為當天的情緒下個總結,其餘過多的紀錄對我而言顯得費力也不必須。

但也因每天固定紀錄心情的習慣存在已久,意識到思緒對當下情緒的影響力,進而衍生進行gratitude practice的動機。 

What I am grateful for? 後來的每天都固定問自己這個問題。

而在察覺當天能量比較低落時,我會改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What I am losing energy from?

至於該把新的習慣安插在一天的哪個時段,則要派出前面提到的Habit stacking. 

Existing Habit – 睡前翻開筆記本裡的Mood tracker (無意識下也能進行的習慣)

New Habit – 在記錄完心情後,我會順勢問自己上述的問題。

若把每個行為按片段攤開來看,不難發現步驟間皆吻合上述提到建立習慣的4個關鍵原則:

  1. Make it obvious  – 筆記本固定放在床邊。
  2. Make it attractive – 選擇在睡前心情最放鬆時回顧一天並記錄心情,上色的過程是一種踏實和對自我情緒的認可。
  3. Make it easy  – 在完成Mood tracker後翻頁進行Gratitude practice,過程無需切換情緒、轉換地點,或是置換任何工具。
  4. Make it satisfying  – 透過為情緒下註解的方式與自己對話。開始實踐時,發現它有助清理思緒死角,尤其當面臨的障礙是短期內無解的難題,當下的練習更與隔天的情緒狀態具連貫性。每天沈澱一點點,不僅無形幫助入眠,更讓隔天早晨的雙眼更清晰。

那壞習慣呢?

同樣的Framework,只是Four Laws of Behaviour Change的反之。

Make it invisible, Make it difficult,  Make it unattractive,  Make it unsatisfying.  

更重要的是,與其一開始野心蓬勃的專注在習慣的成品 (e.g. 閱讀30分鐘或每日運動一小時),不仿試著循序漸進,從切割行為步驟開始,調整習慣從實踐「第一個步驟」開始,它需要夠簡短、不費力的能在兩分鐘內完成,讓它成為推動後續步驟的齒輪!

‘’new habit should not feel like a challenge. The actions that follow can be challenging, but the first two minutes should be easy. What you want is a ‘’gateway habit’’ that naturally leads you down a more productive path.’’

Atomic Habits.

以自己的例子來說,眼前最想破除的壞習慣是:早晨一起床便開始使用手機。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的日常一樣,在按下鬧鐘後,下意識很自主的帶著手機與人一同進入廁所,有時只是播放音樂或podcast邊梳洗,彷彿在毫無背景音下會混身不對勁。

上述都完成後,由於在一早手機的黏著度便已建立,早餐的過程和正式開始上班前,手機都是黏在手上的,大多只是在回覆前一夜的訊息,看似具有生產力,卻讓早晨的注意力難以切換為工作模式,甚至無形感到焦慮。

透過觀察自己作息的過程,也發現當上述模式一再發生時,Moon tracker當天的心情大多不會被畫上綠色的feeling productive.

因此,以自己的案例來說,改變作息的Craving不僅僅是源自它對眼前注意力的影響和衝擊是立即的,更因它與當日情緒狀態密不可分。

  1. Make it invisible – 手機不放床邊,或是還沒正式甦醒時雙手能觸及的範圍。
  2. Make it difficult – 在起床後的「兩分鐘內」不碰手機,而兩分鐘後,梳洗中的我從廁所特地出來拿手機的機率非常非常低。
  3. Make it unattractive – 同上述,由於觀察到早晨使用手機的頻率,與全天工作注意力的分散有密切關係後,讓我對「滑手機」這個乍看無意識的動作變得更謹慎。
  4. Make it unsatisfying – 當某種原因無法避免這個壞習慣與負面循環一再發生時,記錄當天心情是強迫自己正面面對的一種方式,過程雖不輕鬆但卻舒坦。

Habits & Identity

‘’The word identity wa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theLatin words essentitas, which means being, and identidem, which means repeatedly. Your identity is literally your repeated beingness’’

Atomic Habits.

在最後的章節裡,作者談論到將行為鑲入人格,是維持好習慣的永續方式。與其專注在習慣本身,試著把焦點放在想成為的那種人。

不過,書裡也特別提到了它隨之帶來的風險:當我們對自己貼上太明確的標籤,若因環境變化或者心靈成長而決定偏離該軌道時,伴隨而來的會是對自我人格特質上的遲疑和迷失。

‘’ When you cling too tightly to one identity, you become brittle. Lose that one thing and you lose yourself.’’

Atomic Habits

讀到這裡時,我能清晰想到幾個自己的例子:

大學畢業時,正式踏入職場外與朋友一起組成了獨立樂團,當時很享受下班後轉換身份的心態切換,對因應生活模式所養成的習慣不僅不感到疲憊,卻是踏實和新鮮。但這個身份在5-6年後,隨著職涯發展,一路到出國唸書等環境置換而漸漸無法被延續,內心無形失去某種「期待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人格特質。」

追根究底下去的話,大概是我對自己人格的解讀從一位「工作與興趣兼顧的人」轉換為「僅專注在職涯發展的人」而感到迷失與不滿。

‘’The key to mitigating these losses of identity is to redefine yourself such that you get to keep important aspects of your identity even if your particular role changes.’’

Atomic Habits

回顧此刻正在幫這篇文章下結論的我,與其幫自己貼上blogger, storyteller等各種標籤,不如純粹以「我是一個對環境的接收感到敏銳,並習慣透過書寫與紀錄的方式來內化訊息的人。」

最後放上文末裡一段我很喜歡的quote為總結:

‘’Like water flowing around an obstacle, your identity works with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s rather than against them.’’

Atomic Habits

謝謝一路閱讀到這裡的大家。

期許不只寫一篇的職場觀察筆記

上週六的午後,跑到陽台與Grace相約線上Fika,一口咖啡一邊交換彼此眼中的職場觀察。這篇文章想寫好久了,一方面只是想踏實的回應,剛進入倫敦職場時自己心中也曾有過的疑問,另一方面,則是想透過紀錄來正視走過的努力,或許它在未來的職涯上能成為一種提醒(也說不定)!

在進入對話前,先簡單歸納一下我們的背景:

起初都是為了身旁伴侶而降落倫敦,也都曾抱著短暫停留的心態,在倫敦的職場裡摸索,也都是introverts,因此你可能會發現,討論職場文化時我們切入觀點蠻相似;不同的是,Grace擁有資訊工程背景,而我則是商學院;她在13歲移民加拿大後,畢業便一路在當地工作,為我們討論的視角增添了英國與北美的比較值;而我則是台灣出生長大,碩士在英國待了1年半之外,沒有其他海外生活與工作的經歷。

下面便針對這兩年來,最常收到的問題們一起來聊聊!(以下用G代替Grace)

// 請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的職位與團隊

G:我目前在旅遊網站擔任Software engineer ,負責後端會員系統介面的設計;所屬的團隊有10個人,但僅兩位是英國人,全公司則是橫跨50個國籍,整體文化非常的多元。

A:我則在家飾品牌擔任Digital merchandiser,負責網站上大型傢俱線的銷售,工作專注在使用者經驗的優化,與所有讓visitors convert的因素都落在職務的範疇內。團隊一樣很多元,英國人比例約40%,同事橫跨全歐洲,撇開印度籍同事之外,自己則是極少數(不在英國出生)的亞洲人,也是全公司唯一的台灣人(淚)

// 典型的一天是長什麼樣子

G:日常約10:00左右進公司,但我其實是要等到下午1:00頭腦稍微才比較清醒一點(笑)!過去幾個月因應疫情在家上班,內部推出每天固定一段時間是meeting-free的 ’’Your choice time’’,讓個人彈性運用,不管是處理私事也好,或只是單純想喘口氣,期間傳訊息也不會期待同事該馬上回應,讓團隊很自然的將注意力聚焦在黃金時間,開會時也會思考會議的必要性。

A:好棒!看得出環境上對個人自主管理有很高的信任程度。

我上班時間相對早,日常約9:00進公司,典型的一天不能不提morning huddle – 早晨第一件事是全公司聚在一起,邊喝咖啡邊分享內部大小事,長度約20分鐘,形式上也非常隨性,有時用來首播廣告CF,有時則會討論嚴肅議題像Brexit,不變的是小小的聚會通常sets the tone for the day!

其餘時間則多在參與不同的會議,職務上與其他國家互動頻繁,在家工作後,因應英國門市關門,網路成為唯一營運通路後工作量爆炸,過去幾週也有經歷過找不到泡一杯咖啡的空擋。

// 談談團隊文化

G:內部非常重視mental health,也不鼓勵加班,每個人也定期與主管one on one分享工作上的喜悅與沮喪;團隊內則是養成習慣,每2-3週便以retrospective的方式來檢視大家共同面對的瓶頸與障礙,眼前的文化也是透過這個流程不斷去修正和改善出來的。

Inclusion在內部也是很重要的文化核心,像因應內向者而設計的silent brainstorming,讓溝通時有效的balance所有的dynamics,在這裡是一個很貼切的例子。

A:提到內向者在職場中的定位,在倫敦工作後我發現環境裡對「個體價值」的接納和包容相對台灣高出許多。談到職場上該展現出的理想人格特質,每個人答案可能不同,我過去也有因應職務需求,覺得自己工作時該展現出不同的臉孔。

加入現在的團隊後才理解原來妳不需要成為那個「最活躍的那個人」,才能被看見或賦予更多機會,是種很貼心的職場經驗!此外,內部文化也正視到每個人擁有不同的learning style,從吸收資訊的方式、節奏,到表達習慣上的差異,讓大家能更自主與開放的去磨合與溝通,不傷和氣的那種,我覺得是很健康的互動。

// 工作上遇過最大的挑戰

G:前一份任職的公司在加拿大是間startup,我則是在初創時期便加入團隊的元老級存在,也因此剛加入目前的公司時,眼前環境和團隊規模突然大上好幾倍,自己花了許多時間去了解公司服務與系統面,日常跨團隊合作的比例也很高,還在學習與摸索出適當的節奏與工作方式。

另一方面則是正視到自己有imposter syndrome的傾向,放大別人的優點並不斷縮小自己的行徑實在是一點都不健康,有時候會很擔心被同事發現,我其實還有好多都不懂,好多還要學習,不過實在慶幸的所處在的環境裡psychological safety很高,讓自己能夠正視這個傾向,並勇敢的面對,開口問,環境上不會擔心被評斷。

A:工作實質上遇到最大的挑戰,絕對是工作簽證的贊助,撇開流程與門檻不算低的申請資格,當時很不巧的撞上公司內部史上最大的組織改革/資遣潮,因此在大環境瀰漫著刪減人力預算的氛圍下,我必須站穩步伐並名正言順的要求公司花一筆不小的成本來贊助一位亞洲人。

先不談簽證,當時目睹眼前環境在內心產生蠻大的衝擊,從年資兩年到年資二十年(公司內年資滿十年的同事其實並不少!)無人倖免,個人績效不在評估重點,一切只仰賴在未來的那張organisation chart裡你的職位在哪個units?

那段日子裡,內部30間會議室天天客滿,大多是同事在面試新的職位,或是資遣前因應英國法律規定該進行的一系列雙方諮詢,唯一一間會議室則是meditation限定,下班後是一場又一場的leaving drinks,每天都在與不同的同事道別。

慶幸的是,即便當時我的主管與老闆也都生死未卜,卻仍幫忙爭取到贊助預算與協助後續一系列的法律流程,讓人深信能留下來不能只是靠運氣(還要靠相信你的老闆,與一路支撐妳的同事和男友!)

// 在倫敦工作後,有沒有觀察到什麼顯著的職場差異

G:在加拿大的環境其實也有很多華人,也非常的diverse,不過察覺到自己身邊人們的生活模式相對相近與單一;來倫敦後覺得這裡的人好像過的比較辛苦一些?像擠地鐵長時間的通勤呀,身邊很輕鬆能觀察到大家各自擁有的生活方式,進而被啟發。

職場上,北美則是績效制取向,加班文化相對普遍。也讓我想起有陣子自己因身體不適,常常提早下班導致工時沒有上滿,私底下覺得貢獻力不足,對團隊實在抱歉,跟主管坦白後被提醒應該調整觀看這件事情的心態與角度。對管理者而言,擁有同理心是好重要的人格特質,這個學習在未來某天也成為管理者的我好有幫助!

很多人在工作上很努力想成為那個不可被取代的角色,但我看見的文化,是倡導當領導者不在時,團隊仍能很自主的運作著。

不要成為那個什麼都會的人,要成為那個幫助別人的人!

A:很幸運在台灣工作時的職場環境還算健康,但身邊不算少數的朋友們,都經歷過職場霸凌,大多是來自是老闆|主管|同事口無遮攔或情緒管理明顯有問題。難過的是當事人似乎不會特別去思考事件的正當性,而更傾向懷疑自己是不是抗壓性不足?

在倫敦,當然身邊也有同事經歷過職場霸凌,差異是環境上個人能獲得的資源完善許多,尋求幫助的管道很明確,將霸凌合理化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點則是剛剛Grace提過的inclusion,在職場歸屬感上,過去我大多只與自己個性相似的同事做朋友,形成互助的小圈圈;在倫敦工作後,一開始忙著適應完全沒有心思社交,也沒有刻意在日常裡為了融入團隊而展現活躍,前前後後花了大概半年多,從把同事當同事到能夠坦白分享各種生活面向的情緒。

只因環境上存在著很大的包容性,我才能以自己感到舒服的節奏去融入,互動上也不再侷限只與自己人格特質相近的同事做朋友。

// 在倫敦工作後,覺得自己最大的轉變是什麼

G:我想是getting more comfortable with myself,正面面對自己內心的各種自我遲疑,多發問,多學習,多放過自己。

A:我的答案蠻相似,可能是職場文化上的鼓勵,無形面對vulnerability的能力提升許多,像此刻我們能很坦白討論的職場上的心事,也不覺得特別害羞?

大概是身為公司極少數的亞洲人,常常感到許多能力上的不足,身邊我好欣賞的同事曾語重心長的說:每個人身後其實都藏著一個破碎的自己,跟妳一樣充滿著很多遲疑和自我否定,這些聲音只有當事人聽得到,而妳眼中也只看到大家在台上發光的樣子,就像我看著妳一樣!但背後的我們都是一樣的,所以記得要多一點自我憐憫,大家一起進步學習!

另一個改變,則是在簽證轉換過程中學會如何捍衛自己,回顧起來算是職場上蠻重要的競爭力。

// 撇開薪資與福利,會不會考慮回家

G:倫敦的生活不會是permanent!考量家人都在溫哥華因此還是會回家,等職場經歷到達自己設定的理想狀態後,回歸加拿大相對悠閒的節奏是在計畫內。

A:這個問題我大概從收到工作簽證的第一天起便開始思考,一部分也是身邊朋友常常逼問,但我無法確切的跟他們分享倫敦職場的拉力是什麼(撇開薪資與福利),但似乎也在寫完這篇文章後獲得解答。

不談台灣職場環境上的不足,會考慮回家僅因為家人是priority,職涯放第二位。不過也因為男友是英國人,這裡有他的家人和他的事業,我觀看這座城市的角度也順勢被改變,被注入更多家的氣味,不僅僅是出國工作選上的一個地標。

(p.s 打到這裡其實正收到男友媽媽寄來的驚喜小快遞,心頭一陣好暖)

後記:

初稿其實在快要打完的時候忘記備份,還手殘的被我permanently刪除到無法恢復(連同跟Grace聊天時我所記下的筆記們),因此大家眼前讀到的完稿,是我順著記憶摸回來的成品。

謝謝Grace開放的與我分享她的職場經歷與觀察,我也無形在過程裡獲得許多跟自我對話的機會,最後也特別謝謝一路閱讀到這裡的你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