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的午後,跑到陽台與Grace相約線上Fika,一口咖啡一邊交換彼此眼中的職場觀察。這篇文章想寫好久了,一方面只是想踏實的回應,剛進入倫敦職場時自己心中也曾有過的疑問,另一方面,則是想透過紀錄來正視走過的努力,或許它在未來的職涯上能成為一種提醒(也說不定)!
在進入對話前,先簡單歸納一下我們的背景:
起初都是為了身旁伴侶而降落倫敦,也都曾抱著短暫停留的心態,在倫敦的職場裡摸索,也都是introverts,因此你可能會發現,討論職場文化時我們切入觀點蠻相似;不同的是,Grace擁有資訊工程背景,而我則是商學院;她在13歲移民加拿大後,畢業便一路在當地工作,為我們討論的視角增添了英國與北美的比較值;而我則是台灣出生長大,碩士在英國待了1年半之外,沒有其他海外生活與工作的經歷。
下面便針對這兩年來,最常收到的問題們一起來聊聊!(以下用G代替Grace)
// 請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的職位與團隊
G:我目前在旅遊網站擔任Software engineer ,負責後端會員系統介面的設計;所屬的團隊有10個人,但僅兩位是英國人,全公司則是橫跨50個國籍,整體文化非常的多元。
A:我則在家飾品牌擔任Digital merchandiser,負責網站上大型傢俱線的銷售,工作專注在使用者經驗的優化,與所有讓visitors convert的因素都落在職務的範疇內。團隊一樣很多元,英國人比例約40%,同事橫跨全歐洲,撇開印度籍同事之外,自己則是極少數(不在英國出生)的亞洲人,也是全公司唯一的台灣人(淚)
// 典型的一天是長什麼樣子
G:日常約10:00左右進公司,但我其實是要等到下午1:00頭腦稍微才比較清醒一點(笑)!過去幾個月因應疫情在家上班,內部推出每天固定一段時間是meeting-free的 ’’Your choice time’’,讓個人彈性運用,不管是處理私事也好,或只是單純想喘口氣,期間傳訊息也不會期待同事該馬上回應,讓團隊很自然的將注意力聚焦在黃金時間,開會時也會思考會議的必要性。
A:好棒!看得出環境上對個人自主管理有很高的信任程度。
我上班時間相對早,日常約9:00進公司,典型的一天不能不提morning huddle – 早晨第一件事是全公司聚在一起,邊喝咖啡邊分享內部大小事,長度約20分鐘,形式上也非常隨性,有時用來首播廣告CF,有時則會討論嚴肅議題像Brexit,不變的是小小的聚會通常sets the tone for the day!
其餘時間則多在參與不同的會議,職務上與其他國家互動頻繁,在家工作後,因應英國門市關門,網路成為唯一營運通路後工作量爆炸,過去幾週也有經歷過找不到泡一杯咖啡的空擋。
// 談談團隊文化
G:內部非常重視mental health,也不鼓勵加班,每個人也定期與主管one on one分享工作上的喜悅與沮喪;團隊內則是養成習慣,每2-3週便以retrospective的方式來檢視大家共同面對的瓶頸與障礙,眼前的文化也是透過這個流程不斷去修正和改善出來的。
Inclusion在內部也是很重要的文化核心,像因應內向者而設計的silent brainstorming,讓溝通時有效的balance所有的dynamics,在這裡是一個很貼切的例子。
A:提到內向者在職場中的定位,在倫敦工作後我發現環境裡對「個體價值」的接納和包容相對台灣高出許多。談到職場上該展現出的理想人格特質,每個人答案可能不同,我過去也有因應職務需求,覺得自己工作時該展現出不同的臉孔。
加入現在的團隊後才理解原來妳不需要成為那個「最活躍的那個人」,才能被看見或賦予更多機會,是種很貼心的職場經驗!此外,內部文化也正視到每個人擁有不同的learning style,從吸收資訊的方式、節奏,到表達習慣上的差異,讓大家能更自主與開放的去磨合與溝通,不傷和氣的那種,我覺得是很健康的互動。
// 工作上遇過最大的挑戰
G:前一份任職的公司在加拿大是間startup,我則是在初創時期便加入團隊的元老級存在,也因此剛加入目前的公司時,眼前環境和團隊規模突然大上好幾倍,自己花了許多時間去了解公司服務與系統面,日常跨團隊合作的比例也很高,還在學習與摸索出適當的節奏與工作方式。
另一方面則是正視到自己有imposter syndrome的傾向,放大別人的優點並不斷縮小自己的行徑實在是一點都不健康,有時候會很擔心被同事發現,我其實還有好多都不懂,好多還要學習,不過實在慶幸的所處在的環境裡psychological safety很高,讓自己能夠正視這個傾向,並勇敢的面對,開口問,環境上不會擔心被評斷。
A:工作實質上遇到最大的挑戰,絕對是工作簽證的贊助,撇開流程與門檻不算低的申請資格,當時很不巧的撞上公司內部史上最大的組織改革/資遣潮,因此在大環境瀰漫著刪減人力預算的氛圍下,我必須站穩步伐並名正言順的要求公司花一筆不小的成本來贊助一位亞洲人。
先不談簽證,當時目睹眼前環境在內心產生蠻大的衝擊,從年資兩年到年資二十年(公司內年資滿十年的同事其實並不少!)無人倖免,個人績效不在評估重點,一切只仰賴在未來的那張organisation chart裡你的職位在哪個units?
那段日子裡,內部30間會議室天天客滿,大多是同事在面試新的職位,或是資遣前因應英國法律規定該進行的一系列雙方諮詢,唯一一間會議室則是meditation限定,下班後是一場又一場的leaving drinks,每天都在與不同的同事道別。
慶幸的是,即便當時我的主管與老闆也都生死未卜,卻仍幫忙爭取到贊助預算與協助後續一系列的法律流程,讓人深信能留下來不能只是靠運氣(還要靠相信你的老闆,與一路支撐妳的同事和男友!)
// 在倫敦工作後,有沒有觀察到什麼顯著的職場差異
G:在加拿大的環境其實也有很多華人,也非常的diverse,不過察覺到自己身邊人們的生活模式相對相近與單一;來倫敦後覺得這裡的人好像過的比較辛苦一些?像擠地鐵長時間的通勤呀,身邊很輕鬆能觀察到大家各自擁有的生活方式,進而被啟發。
職場上,北美則是績效制取向,加班文化相對普遍。也讓我想起有陣子自己因身體不適,常常提早下班導致工時沒有上滿,私底下覺得貢獻力不足,對團隊實在抱歉,跟主管坦白後被提醒應該調整觀看這件事情的心態與角度。對管理者而言,擁有同理心是好重要的人格特質,這個學習在未來某天也成為管理者的我好有幫助!
很多人在工作上很努力想成為那個不可被取代的角色,但我看見的文化,是倡導當領導者不在時,團隊仍能很自主的運作著。
不要成為那個什麼都會的人,要成為那個幫助別人的人!
A:很幸運在台灣工作時的職場環境還算健康,但身邊不算少數的朋友們,都經歷過職場霸凌,大多是來自是老闆|主管|同事口無遮攔或情緒管理明顯有問題。難過的是當事人似乎不會特別去思考事件的正當性,而更傾向懷疑自己是不是抗壓性不足?
在倫敦,當然身邊也有同事經歷過職場霸凌,差異是環境上個人能獲得的資源完善許多,尋求幫助的管道很明確,將霸凌合理化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點則是剛剛Grace提過的inclusion,在職場歸屬感上,過去我大多只與自己個性相似的同事做朋友,形成互助的小圈圈;在倫敦工作後,一開始忙著適應完全沒有心思社交,也沒有刻意在日常裡為了融入團隊而展現活躍,前前後後花了大概半年多,從把同事當同事到能夠坦白分享各種生活面向的情緒。
只因環境上存在著很大的包容性,我才能以自己感到舒服的節奏去融入,互動上也不再侷限只與自己人格特質相近的同事做朋友。
// 在倫敦工作後,覺得自己最大的轉變是什麼
G:我想是getting more comfortable with myself,正面面對自己內心的各種自我遲疑,多發問,多學習,多放過自己。
A:我的答案蠻相似,可能是職場文化上的鼓勵,無形面對vulnerability的能力提升許多,像此刻我們能很坦白討論的職場上的心事,也不覺得特別害羞?
大概是身為公司極少數的亞洲人,常常感到許多能力上的不足,身邊我好欣賞的同事曾語重心長的說:每個人身後其實都藏著一個破碎的自己,跟妳一樣充滿著很多遲疑和自我否定,這些聲音只有當事人聽得到,而妳眼中也只看到大家在台上發光的樣子,就像我看著妳一樣!但背後的我們都是一樣的,所以記得要多一點自我憐憫,大家一起進步學習!
另一個改變,則是在簽證轉換過程中學會如何捍衛自己,回顧起來算是職場上蠻重要的競爭力。
// 撇開薪資與福利,會不會考慮回家
G:倫敦的生活不會是permanent!考量家人都在溫哥華因此還是會回家,等職場經歷到達自己設定的理想狀態後,回歸加拿大相對悠閒的節奏是在計畫內。
A:這個問題我大概從收到工作簽證的第一天起便開始思考,一部分也是身邊朋友常常逼問,但我無法確切的跟他們分享倫敦職場的拉力是什麼(撇開薪資與福利),但似乎也在寫完這篇文章後獲得解答。
不談台灣職場環境上的不足,會考慮回家僅因為家人是priority,職涯放第二位。不過也因為男友是英國人,這裡有他的家人和他的事業,我觀看這座城市的角度也順勢被改變,被注入更多家的氣味,不僅僅是出國工作選上的一個地標。
(p.s 打到這裡其實正收到男友媽媽寄來的驚喜小快遞,心頭一陣好暖)
後記:
初稿其實在快要打完的時候忘記備份,還手殘的被我permanently刪除到無法恢復(連同跟Grace聊天時我所記下的筆記們),因此大家眼前讀到的完稿,是我順著記憶摸回來的成品。
謝謝Grace開放的與我分享她的職場經歷與觀察,我也無形在過程裡獲得許多跟自我對話的機會,最後也特別謝謝一路閱讀到這裡的你妳!